欢迎您访问福建自考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考试大纲 >

0266社会心理学(一)自学考试大纲(九)

2013-09-09 23:21来源:福建自考网
第九章 社会群体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习者应掌握社会群体,群体的形成原因,社会群体的特征,社会群体的分类,横向结构,纵向结构,群体的规模,群体成员的相互关系,社会测量学,社群图,人情、人伦、人缘,社会互动,日常生活方法论,现代交换理论,合作,竞争,冲突,调适,冲突的五种方式,冲突调适的五种方式,了解首属群体和次属群体,志愿群体和非志愿群体,内群体和外群体,隶属群体和参照群体,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群体规范,群体规范的基本作用,群体压力,人际关系的基本特点,莫里诺的社会成员关系测量,人际关系的形成规律,缘的社会功能,合作的条件,直接合作,无分工合作,结构性合作,积极的竞争方法,消极的竞争方法,冲突与竞争的区别,马克思恩格斯的冲突观,达伦多夫的冲突观。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社会群体概述
(一)社会群体的含义
(二)社会群体的形成因素
(三)社会群体特征
 1、社会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
 2、社会群体成员具有相同的对群体的归属感
 3、社会群体有自己群体的目标和约束群体成员的规则
(四)社会群体的分类
1、内群体与外群体
2、志愿群体与非志愿群体
3、参照群体与隶属群体
4、首属群体和次属群体
5、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第二节 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他
(一)社会群体的结构
(二)群体的规模
(三)群体规范及其作用
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所确定的行为标准,群体规范的基本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维系群体的作用
2、认知的标准化作用
3、行为的定向作用
4、惰性作用
(四)群体压力
   群体压力是指群体大多数成员的意见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使群体内的每一个成员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持着与大多数人的一致性,这个力量就是群体压力。
(五)从众行为
从众行为是指个人受群体压力的影响,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现象,社会心理学称之为从众行为。
         第三节 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
(一)社会成员关系测量
(二)群体内部人际关系的形成规律
 1、邻近律
 2、对等律
3、一致律
4、互补律
5、个人特征的影响
(三)中国人的人际关系
          第四节 社会互动的理论分析
(一)社会互动的基本含义
(二)互动中的理解
(三)作为交换的社会互动
              第五节 对称性社会互动
(一)合作与竞争
1、合作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为上相互配合的一种互动方式。
竞争是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
(二)冲突与调适
     冲突是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相互争斗、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的方式或过程。
     调适是以不同方式调节或缓和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的一种互动方式。
            第六节 非对称性社会互动
(一)暗示
    暗示是在无对抗条件下,人们对接受到的某种消息迅速无批判地加以接受,并依此而做出行为反应的过程。
(二)模仿
   模仿是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刺激做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
(三)感染
  感染是指通过某种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动。
三、考核知识点
1、社会群体概述
2、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他
3、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
4、社会互动的理论分析
5、对称性社会互动
6、非对称性社会互动
四、考核要求
(一)、社会群体概述
1.识记:(1)社会群体;(2)社会群体的形成原因;(3)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4)社会群体的分类。
2.领会:(1)首属群体与次属群体;(2)志愿群体与非志愿群体;
(3)内群体与外群体;(4)隶属群体与参照群体;(5)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3.应用:社会群体的特征。
(二)、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他
1.识记:(1)横向结构;(2)纵向结构;(3)群体的规模。
2.领会:(1)群体存在的条件;(2)群体规范;(3)群体规范的基本作用;(4)群体压力。
3.应用:从众行为。
(三)、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
1.识记:(1)群体成员的相互关系;(2)社会测量学;(3)社群图;
(4)人情;(5)人伦;(6)人缘。
2.领会:(1)人际关系的基本特点;(2)莫里诺的社会成员关系测量方法;(3)人际关系的形成规律;(4)缘的社会作用
3.应用:(1)中国人际关系的基本模式
(四)、社会互动的理论分析
1.识记:(1)社会互动;(2)米德遵循的基本信条;(3)日常生活方法论。
2.领会:(1)社会互动的基本含义;(2)日常生活基本原则。
3.应用:社会交换理论。
(五)、对称性社会互动
1.识记:(1)合作;(2)竞争;(3)冲突;(4)调适;(5)冲突的五种方式;(6)调适的五种方法。
2.领会:(1)合作的条件;(2)直接合作;(3)无分工合作;(4)
结构性合作;(5)积极的竞争方法;(6)消极的竞争方法;(7)冲突
与竞争的区别;(8)马克思恩格斯的冲突观;(9)达伦多夫的冲突观。
3.应用:(1)合作的社会作用;(2)社会竞争本身的两重性。
(六)、非对称性社会互动
1.识记:(1)暗示;(2)模仿;(3)自发的模仿;(4)自觉的模仿;(5)感染;(6)感染的类型。
2.领会:(1)暗示的特征;(2)孙本文的暗示分类法;(3)罗斯的暗示分类法;(4)塔德的模仿论和模仿律;(5)米勒的“强化理论”;(6)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7)感染在社会互动中的作用。
3.应用:感染的相似性。
上一篇:0266社会心理学(一)自学考试大纲(八)

下一篇:0266社会心理学(一)自学考试大纲(十)